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网站!

  1. 首页
  2. 教学教务
  3. 本科教学教务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本科教学教务

行政法学院毕业、学年论文(行政法学部分)论文选题指南

  • 来源:行政法学院
  • 发布者:行政法学院01
  • 浏览量:NaN

行政法学院毕业、学年论文(行政法学部分)论文选题指南

说明:本选题指南仅是确定选题大致范围,学生可以从选题指南中选题,也可以在本学科领域内自拟题目,但自拟题目不能脱离本学科领域。适用范围:本科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行政法原理

1.行政法的法典化问题研究

2.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的二元区分及其演变研究

3.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4.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研究

5.论行政相对人的拒绝权

6.行政法上第三人的权利保护研究

7.论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

8.比例原则的时代发展与理论建构

9.比例原则在行政执法/行政审判中的应用

10.论行政效能原则在行政法上的建构与适用

11.行政法视野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

12.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研究

13.信赖保护原则研究

14.正当程序原则研究

15.应急行政的法律原则研究

16.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研究

17.党政合署办公的行政法问题研究

18.论行政分权原则

19.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关系研究

20.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21.公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22.公用事业监管的行政法研究

23.论行政法渊源的效力等级

24.行政法上的非正式渊源研究

25.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研究

26.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研究

27.行政法视野下党政联合发文制度研究

28.论现有行政行为模式理论的缺陷及其完善

29.新型行政行为研究

30.重大行政决策的法治化研究

31.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研究

32.行政约谈研究

33.行政协议的法律性质研究

34.论行政协议的识别与判断

35.行政协议的类型化研究

36.论行政协议的效力

37.行政协议案件司法审查研究

38.论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

39.论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意义

40.论行政行为的无效

41.行政裁量权的规范化行使研究

42.行政裁量基准的法律性质研究

43.行政裁量基准的法律效力与适用研究

44.优化营商环境的行政法问题研究

45.政府数据开放的行政法问题研究

46.应急行政法治研究

47.风险规制的行政法原理研究

48.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私合作治理研究

49.涉外行政法治问题研究

50.行政法视野下数字平台的监管研究

51.数字平台权力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52.行政法视野下网络平台自治规则的治理研究

【公务员法】

1.公务员法的历史流变        

2.公务员法的原则            

3.公务员法原则比较研究      

4.公务员的范围              

5.公务员范围比较研究         

6.公务员法的渊源            

7.公务员的概念              

8.公务员身份界定            

9.浅议行政职务关系          

10.公务员权利                

11.公务员权利比较研究          

12.公务员义务                

13.公务员义务比较研究        

14.关于职位分类制度的思考     

15.比较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    

16.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之完善              

17.公务员录用比较研究        

18.如何完善对公务员的考核    

19.公务员奖励制度             

20.公务员纪律与义务的区别

21.公务员惩戒制度

22.对公务员权利救济方式的思考

23.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

24.公务员降职

25.公务员任职方式

26.公务员免职情形

27.公务员免职的适用

28.公务员培训制度

29.公务员交流制度

30.公务员回避制度

31.公务员工资制度

32.公务员薪金比较研究

33.关于公务员交流的思考

34.浅议公务员回避的适用

35.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完善

36.公务员辞职制度

37.公务员辞退制度

38.公务员退休制度

39.公务员申诉制度

40.公务员控告制度

41.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42.公务员宣誓制度研究

43.基层公务员晋升机制研究

44.公务员聘任制研究

45.公务员身份保障权研究

46.公务员引咎辞职制度研究

47.公务员考核机制之完善

48.公务员离职后竞业禁止规范研究

49.论公务员的忠实义务

50.公务员遴选机制研究

51.公务员退休制度研究

52.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行政许可法】

1.浅议行政许可中的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应用

2. 行政许可的监管机制及其创新路径

3.《行政许可法》视角下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与适应

4.行政许可法实施中的现实问题及对策分析

5.行政许可设定制度的创新与实践探讨

6. 行政许可范围的界定与适用性研究

7. 行政许可中的听证制度:现状与改进

8.《行政许可法》立法的重要性与时代意义

9. 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的探讨与现实应用

10.完善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创新措施

11.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法律适用及问题研究

12.行政许可法的观念创新与实施中的挑战

13.行政许可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改进方向

14.《行政许可法》对我国依法行政的促进作用

15.行政许可与第三人利益的保护机制研究

16.行政许可程序的优化与现代化探索

17.便民原则在行政许可法中的实际应用

18.行政许可清理制度的有效性与实施路径

19.行政许可与政府管制的关系研究

20.地方性法规在行政许可设定中的权责分析

21.行政许可权的概念与法律性质再探

22.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23.政事分开背景下的行政许可改革研究

24.政许可与信息公开的互动机制探讨

25.《行政许可法》实施的现实意义与挑战

26.行政许可申请人权利的保护与实现

27.行政许可申请人的义务与法律责任分析

28.行政审批中心法律地位的现代解读

29.行政许可实施机关的职能与问题研究

30.行政许可监督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31.电子政务背景下的行政许可改革

32.行政许可的法律概念及其应用研究

33.行政许可的分类与实践探讨

34.行政许可收费的法律依据与合理性分析

35.行政许可的撤销制度及其法律适用

36.行政许可的注销制度及其实施问题

37.行政许可抄告制度的必要性与改建建议

38.行政许可的有效期限与法律效力研究

39.《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宗旨与社会需求

40.行政许可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现实应用

41.行政许可中的公众意见收集机制研究

42.《行政许可法》中的评价制度:现状与改进

43.行政许可的功能与社会价值分析

44.行政许可立法的必要性与时代意义

45.行政许可设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探讨

46.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7.专家评审程序在行政许可中的应用研究

48.行政许可的登记程序及其法律效力研究

49.行政许可决定的法律效力与实施效果分析

50.改革现行行政许可监督制度的思路与路径

行政处罚法

1.行政裁量权基准研究——以部门行政法为研究视角

2.比例原则的适用研究——以“小过重罚”为例

3.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构成与判定

4.选择性执法与行政裁量权控制——以行政处罚作为研究中心

5.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研究

6.行政处罚决定公开的限度研究

7.“不作为型”裁量权行使之司法审查

8.行政裁量权之司法审查标准——以行政处罚作为研究视角

9.“非授权型”裁量权行使之控制——以警察行政处罚作为研究视角

10.行政处罚“收支两条线”原则实施之实证分析

11.行政处罚“主观过错”要件研究

12.行政裁量权控制与行政公开——以行政处罚作为研究角度

13.行政处罚设定权分配研究

14.行政处罚种类与设定研究

15.行政处罚中听证制度适用要件之研究

16.行政处罚中“没收违法所得”的认定研究

17.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研究

18.行政处罚追责期限研究

19.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行政处罚适用研究

20.行政处罚之责任条件研究

21.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衔接问题研究

2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行政处罚中的适用研究

23.行政处罚之听证研究

24.校园暴力治理研究

25.论责令限期拆除的法律性质

26.网络谣言治理研究

27.网络暴力治理研究

28.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研究

29.行政处罚程序研究

30.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在行政处罚中之适用研究

31.电子警察执法问题研究

32.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问题研究

33.行政处罚案件程序违法问题研究

34.治安拘留暂缓执行制度研究

35.行政处罚数字化研究

36.综合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研究

37.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行政处罚研究

38.联合执法中之“一事不再理”原则之适用研究

39.行政合理性原则在行政处罚的适用研究

40.行政处罚权下放乡镇街道的研究

41.自动化行政处罚的司法审查研究

42.行政处罚减免制度研究

43.行政处罚证据问题研究

44.论行政约谈的法律性质

45.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研究

46.论失信惩戒的法律性质

47.行政处罚主体研究

48.行政处罚中相对人权利研究

49.行政处罚程序设计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研究

50.行政监管与行政处罚衔接研究

【行政复议法】

1.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3.能动复议的理论与实践

4.行政复议调解的制度演进与适用逻辑

5.行政复议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6.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的制度优势与效能优化

7.行政复议质效评价指标体系

8.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

9.试论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建构

10.行政复议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1.行政复议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12.行政复议审理程序的优化研究

13.行政复议第三人的认定

14.行政复议决定公开内容的审视与完善

15.行政复议维持和驳回决定的适用界域研究

16.行政复议前置的法理阐释与规范适用

17.行政复议变更决定的运用

18.行政复议与诉讼中的规章:定位区分、立法逻辑与适用展开

19.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20.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视角下的行政复议变更决定

21.行政复议责令重作决定的反思与完善

22.行政复议中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研究

23.论行政复议中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的适用

23.论行政复议听证的适用

24.复议机关补正证明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限度

25.行政复议前置的法理与适用

26.行政复议与国家赔偿的衔接

27.论行政复议的财政保障机制

28.论行政复议机关调查取证的限度

29.论数字政府治理中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复议制度

30.新《行政复议法》中的变更决定及其完善

31.行政复议中程序违法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32.复议机关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路径优化

33.论行政复议审理程序的再优化

34.行政复议中止行为可诉的意义及标准构建

35.行政复议共同被告制度之困境及化解

36.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再审视

37.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与受案范围之关系

38.行政复议调解的现实困境、功能定位与制度优化

39.行政协议复议审查的范围、规则与决定方式

40.论行政复议决定强制执行机制

41.行政诉讼中复议维持案件之检察监督

42.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43.行政复议重作决定的法理阐释、适用与效力

44.论行政复议审理方式的变革

45.行政复议决定加重损害赔偿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46.论行政协议复议审查的标准与方式

47.行政复议委员会改革的实践模式与路径优化

48.主渠道作用下行政复议意见书与建议书的监督范围重构

49.行政复议数字化改革的路径构建

50.论行政复议管辖体制的完善

国家赔偿法

1.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关系

2.民法典视角下的国家赔偿

3.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产生背景

4.我国国家赔偿制度演变规律

5.从国家赔偿基础理论角度考查归责原则

6.论国家代位责任论的适用空间

7.论国家自己责任论的适用空间

8.一般侵权法上归责原则之理论简析

9.国家赔偿法上归责原则之理论分析

10.我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11.论违法归责原则在国家赔偿制度中的适用空间

12.论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国家赔偿损害结果要件的限制及改进

13.论国家赔偿构成要件的法律适用

14.论国家赔偿主体的设置模式

15.论我国国家赔偿主体设置的制度演变

16.论国家赔偿义务机关与机关法人说

17.论我国现行法律对赔偿义务机关设置的弊端

18.论国家赔偿范围的立法模式

19.论国家赔偿的损害赔偿范围

20.民事错判不赔的法理分析

21.行政错判不赔的法理分析

22.无罪赔偿的法理分析

23.论国家赔偿委员会的设置

24.论国家赔偿标准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下一篇:纪检监察方向本科论文选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