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政法”研究“海洋法”的周兰领,在《我国域外海洋执法问题研究》一书中,从5个方面,对我国域外海洋执法做了系统性的研究,对我国海洋执法、法学研究均有较大参考价值。
“加强我国海洋权益(保护)太重要了。”2月9日,研究我国海洋执法问题的青年学者、中央编译局研究员周兰领,在谈及他的研究领域及出版的《我国域外海洋执法问题研究》一书时,反复强调。
周兰领告诉记者,海洋问题很复杂,尤其是海洋执法问题,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可能演变成国际问题,它“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国际关系问题”。
他认为,尽管我国已经设立了海警局,明确了海警的海洋执法权,但我国海洋执法机关执法的首要依据—依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没有海洋执法的专门规定”,这些问题亟待加强。
8年前,这些问题周兰领很少关注。1979年生于安徽省固镇县的他,2004年,本硕连读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后,又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
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周兰领一直研究“行政法”,很少专门研究“海洋法”。2009年,为了响应国家海洋局探索海洋执法研究的号召,他积极投身“海洋法”,并为2013年成立的中国海警局做前期法律筹备工作。
但前期研究工作并不顺利。周兰领告诉记者,我国在海洋执法问题方面,除了可参阅的相关法律法规少以外,国内专家对《联合国海洋公约》(下称《公约》)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制定域外海洋执法法律法规时,有的人认为,“凡是《公约》没有规定的权利,都不应当主张”,有的人则认为,只要《公约》没有做出明确限定的权利,都应该主张。
在周兰领看来,《公约》是“国家主权的相互让渡”。我国在制定域外海洋执法法律法规时,只要符合国际法基本理念,不和《公约》规则相冲突,都应该可以做出规定。
后来,他的主张得到了我国海洋资源研究开发保护专家组成员刘楠来教授的支持,也被国家海洋局相关专家认可并采纳。
经过前期的大量准备,2008年10月,周兰领开始集中利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查资料,整理思路,并在2012年写成了50万字的初稿。2013年6月,经过删减,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出版了20万字的《我国域外海洋执法问题研究》。
在该书里,周兰领把“我国域外海洋”的研究,界定在“主要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国际海底区域、公海、南极以及北极”,称“我国在域外海洋执法是我国领域内的执法的延伸”。
该书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执法、国际海底区域执法、公海执法、南北极执法、我国海上警察权主体配置等5个方面,对我国域外海洋执法做了初步系统性的研究,也是我国执法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对我国海洋执法、法学研究均有较大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