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网站!

  1. 首页
  2. 教育教学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教育教学

宪法教研室召开《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教材使用推进会和集体备课活动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

  • 来源:行政法学院
  • 发布者:行政法学院01
  • 浏览量:

 

2025222日上午,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宪法教研室在学院资料室召开《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教材使用推进会,部署推进新学期《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教材使用各项工作。学院院长姬亚平、教学副院长井凯笛及宪法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参会,会议由宪法教研室主任张佐国主持,重点围绕宪法学“一门课程、两本教材”的具体落地展开研讨。


/Users/zhangjingke/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50222135333/output_1.jpgoutput_1



张佐国立足教学实际,强调要针对正式开课的时间节点,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提升三个阶段出发,紧扣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辅导资料汇编、课堂观摩反馈、考试论文质量提升六大核心环节全面发力,确保新学期本科和研究生《宪法学》课程高质量展开。参会教师紧紧围绕新教材章节框架展开研讨,群策群力完成备课任务分工,宪法教研室分成三个小组共同推进六项重点任务。张佐国特别指出,本科生教学需侧重基础理论夯实与宪法意识培育,研究生课程则需强化学术前沿追踪与法治实践能力提升,要求各备课组在目标设定、案例选取、考核标准上体现差异化设计。




姬亚平院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此次课程改革要坚持“思政铸魂、科技赋能、实践砺剑”三位一体原则,既要深挖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宪法领域的创新表达,也要运用司法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重塑教学形态。他强调教师在备课中需注重“三个结合”:法学原理与国家治理需求结合、经典案例与前沿热点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结合。

井凯笛副院长在会上强调,任课教师要把教学部署落实到每一份教案、每一页课件、每一场讲课中,从教学资源整合、授课节奏把控、师生互动设计等细节入手,进一步提升新学期宪法学课程教学质量。

最后,宪法教研室举行了新教材集体备课活动。宪法教研室主任张佐国在集体备课中提出新教材集体备课要在贯彻教育部法学教指委教材适用会精神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六大创新突破:一是人工智能在教学方式方法内容上的创新;二是教学内容动态调整上的创新;三是考试考核方式的创新;四是课堂质量把控体系创新;五是第二课堂的创新;六是实践教学的创新。此次集体备课会以教学创新为导向、以教学质量管控为基石,通过全员联动、集体备课、共同观摩、分层明责的推进机制,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有机融入宪法学课程各阶段各环节,为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注入生动的宪法实践,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取得更大成效。